兩個小朋友房間的書桌都是靠窗,書桌正上方也都有2~3盞BB燈,加上天花板的間接照明跟數個BB燈,我一直以為這樣的亮度是足夠的。
不過有一天,我拿了照度計實際量了之後,即使是整個房間的燈都打開,像這樣
可是書桌桌面上的照度只有376 lux。
什麼是照度(Illumimance)?
簡單說,就是光線在一定的距離時,散佈在單位面積上的光量。
用公式表示就是,照度=I/d2
I=光源強度 d=距離。
也就是,光源在某一距離上的照度與光源的亮度成正比,而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照度單位為「呎燭光」(footcandle),或lumen/呎2。但目前通用的是以 lux為單位(1 lux=每平方公尺1 lumen)。
那麼照度多少才算足夠?各個場所所需要的照度不同,以住家為例,
表格資料引自經濟部,集合住宅節能技術手冊。
看到沒?小朋友在書桌寫字的照度需求應該在750~1000 lux 之間。我們家書桌照度卻不到400 lux。
其實一般室內照明正常所需要的照度差不多300 lux就夠了,當然如果你要在家裡營造lounge bar的fu的話,就不需要這麼亮了。不過對書桌而言,特別是對小朋友閱讀寫功課來說,這樣的照度是不夠的。
當然一個空間的照明有很多項指標,除了照度外,還有均齊度、輝度、眩光、光源顏色、光源演色性、耗電量等。
均齊度是指作業面上之最低照度與平均照度的比值。如果在作業場所內環境的明暗差異極大,眼睛從一個表面轉移到另一個表面時會發生適應現象,在適應過程中,眼睛的視覺能力通常是會降低的。
輝度是指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單位投影面積的光強度。夜間黑暗的背景中汽車燈顯得特別刺眼,書本的白底黑字明顯性較高,這些都是輝度比的關係。如果室內輝度的分佈不均勻,經常變化,則眼睛肌肉必隨之變化以求適應,因此發生視覺不舒適感及眼睛的疲勞。
眩光是因為燈具的輝度過強造成刺眼的現象或過強的輝度比會產生不快感,造成視力的降低。
光源顏色:不同種類光源所發出的光顏色也不同,一般分成白色、黃色、橙色三大類。其中學校教室比較適合選用光源為白色的燈具,因為白色光比較有明亮、清晰的視覺感,可以促進學習效果。
光源演色性:由於人工燈光源的波長範圍較自然光(太陽光)小,所以在使用時,許多顏色就無法反應出來,即使亮度夠,但視物的顏色卻不能完全顯現,造成對視物顏色的錯誤認知與判斷,這種情況就表示光源的演色性差。一般來說,白熾燈的演色性指數達 100 為最佳,螢光燈則次之。現在燈具上頭都會特別強調演色性了,選購時可以留意一下。
耗電量:好的照明設計,應在維持空間照明品質的原則下,照明的耗電愈少愈佳。
以上指標說明係參考教育部,學校教室照明與節能技術手冊。
有了這麼多指標,就知道燈光設計真的是一門大學問。話說回來,我不知道每個室內設計師是不是都會考慮到照度?他們在設計燈具數量時,是不是都會依照公式去設計,還是差不多就好?
我有找到一個設計師的網站,介紹如何決定安裝燈具的數量?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其實除了燈具的數量外,燈具的品質也很重要,這個部分下次再來開講。
先講書桌照度不夠的解決方法。
就是買一盞檯燈。
經過千挑萬選後,最後由小朋友自己選擇了這款3M 元氣豆豆博視燈(FS1900),原因就是因為小朋友覺得它長得很可愛。
它還有專利濾光片,可以防眩光(前面有提到這個名詞喔!)小小檯燈這麼貴,聽說就是貴在這一片。
其他功能,像是LED小夜燈(我覺得有點多餘)、傾倒自動斷電、零紫外線、DESR超強反射片、............
聽說這一款還是升級增亮款,裝了之後到底照度有沒有改善?
挖哩咧!會不會太亮啊?!居然有1450 lux耶!!!顯然太亮了點,所以稍微把檯燈拿遠一點,應該也不會有照度不足的問題了。
拿本小學課本來看看
看起來還好,並沒有眩光的問題,亮度也很足夠。
小朋友的靈魂之窗無價,所以花點小錢有大大改善,還是相當不錯。
至於網路上很多人反應3M博視燈長時間使用會有臭臭的味道,我家目前是沒有感覺,也許再觀察一陣子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