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討論的是主臥浴室的出入動線與開門位置,接下來討論一下主臥浴室內部的設計。

先看幾張主臥浴室的照片

這是從入口處拍的照片


這是從浴缸往外拍的照片


這是浴缸出水的照片


我們家浴室最特別的應該就是這個浴缸出水的設計,浴缸出水直接從洗手檯面側邊出水,這個設計看似簡單,但要整合木工、水電、泥工、磁磚、人造石等工種,還要考慮到日後維護保養的問題,的確有點難度。完成度也比我們預期得要好很多。

還有這個浴缸


裡面也是用跟浴室地壁一樣板岩磚,有防滑的效果。浴缸內有斜背設計,可以比較舒服的躺在這裡,也因為這樣的設計,所以我們並沒有要求在裡頭多砌一個階梯。浴缸最上面則是用跟洗手台一樣人造石,以求整體性。

基本上整個浴室色系很溫暖,加上有窗戶,採光與通風都很好,其實我自己對這樣的裝修成果覺得相當滿意。

《使用心得》
實際使用將近一年了,有些使用心得可以提出來,給後續要裝修的朋友們參考。
1.浴缸最上面的人造石:

因為人造石是水平貼在浴缸最上面,因為沒有洩水的設計,所以洗完澡後,水很容易留在人造石上,加上沖澡的水難免都有肥皂殘留,所以久了人造石檯面容易滑,而且如果沒有及時處理、乾了也容易在人造石表面留下痕跡。

人造石上的水跡


2.沖澡區與泡澡區沒有完全獨立

從圖面上來看,沖澡區與泡澡區看起來是分開的,但其實並沒有完全獨立。當初是考慮邏輯上應該是要沖完澡才進去浴缸泡澡,但是實際上使用後,發現沖澡的水難免會(應該說很難不)濺到泡澡區,甚至會從玻璃與人造石間的縫溢出去。



不過這種狀況其實還好,因為浴室本來就是會濕的嘛!加上通風還不錯,所以還不至於造成太大困擾,只是這樣跟原來預期的乾濕分離會有點落差。

3.沖澡區的開門方向

正常來說淋浴的門都是往內推才對,因為這樣關起來後水才不會往外潑,但是可能我中年發福,身材愈來愈中廣,進出這個淋浴門會有點勉強。我印象中好像也有看過往外拉的淋浴門,改天來問問設計師有沒有改的可能?

4.插座太少

當初一直打算裝個毛巾加熱桿,試想洗完澡後有烘的熱呼呼的毛巾可以用,該有多好啊!不過等到我想起來要跟設計師講的時候,水電也拉了,防水也做了,磁磚也貼了,根本不可能多拉一個插座給我。只好殘念了。

加熱毛巾桿的預定位置


5.四合一乾燥機

當初買房子前看了不少豪宅樣品屋,對四合一乾燥機非常有興趣。說真的這的確是一個好產品,冬天冷颼颼時,先把暖房功能打開,在裡面怎麼洗澡都不會受涼;下雨天如果衣服曬不乾,還可以拿來浴室,打開乾燥功能,讓衣服很快就可以風乾。只是後來我才發現暖房或乾燥功能的耗電功率都要1300W以上,在油電雙漲的壓力下,雖然開一個小時的電費不到五元,不過積少成多也是一筆費用,還是能省則省了,反正浴室的通風還不錯。




《如果可以重來》

1. 浴缸的必要性:說真的,搬進來快一年了,我自己使用浴缸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原因除了忙以外,總覺得放個水泡澡,要水、要電、要瓦斯、還要花時間等水滿,想到就懶了。從使用效益來說,真的不太划算。砌這樣一個浴缸也花不少錢,認真算,拿去春秋烏來或北投天籟泡溫泉都不知道可以泡多少次了?加上主臥浴室本來就不大,所以呢!如果可以重來,我應該會跟肥肥安討論一下浴缸的必要性吧!

2. 浴缸的人造石: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希望跟設計師討論一下洩水的問題,或者改用洗石子的方式來處理,或者用一些排水性比較好的材料來替代。

3. 插座的規劃:很多人覺得浴室幹嘛要那麼多插座?但其實浴室的電器產品也不少,除了必備的吹風機、刮鬍刀、電動牙刷、沖牙機外,難免也會需要用到像是插電就會香的除臭芳香劑,還有我最想要的毛巾加熱桿。所以事前先瞭解自己的需求,並跟設計師特別強調是很重要的。

4. 四合一乾燥機:我自己覺得四合一乾燥機比浴缸實用多了,而且裝潢期間不裝,以後要裝的難度比較高。但是其實我們家得天獨厚的是每個房間都有窗戶,連浴室也不例外,白天甚至不需要開燈就非常亮了,所以四合一乾燥機發揮功用的機會不多。但是如果可以重來,我還是會加裝四合一乾燥機的。要注意的是,四合一乾燥機不是有裝就好,跟全熱交換機一樣,必須考慮空間的大小,挑選適合的機種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you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