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舊微波爐從舊家入厝至今已經服役超過16年,一直在想怎麼用這麼久還不壞?也太夠本了吧?!
這幾個月來發現必須要加長微波時間,食物才可能達到理想的溫度。
我猜想應該是微波的加熱燈管已經老化了,也該是換台微波爐的時候了。
原本是想買台水波爐,像是panasonic NN-SV30
Sharp 的水波爐
還有Hitachi的蒸汽烤箱
水波爐是最近很熱門的廚房神器,因為一台機器就能有烤箱、蒸爐及微波的功能,可以省下不少空間;而且水波爐的加熱方式(微波功能除外)是使用過熱水蒸氣(看機種而定,sharp是全程使用過熱水蒸氣,Hitachi蒸汽烤箱則是微波加上過熱水蒸氣)。因為使用過熱水蒸氣烹調,可以用脫油減鹽效果,還可以保存食物的營養素及美味。我一度非常心動。
但最後我還是沒有選擇水波爐,原因如下:
1. 原來預留微波爐空間太小:水波爐上方要預留排氣散熱20公分以上,真的是小廟容不下大佛,除非另找個新家給他。
2. 料理時間太久:既然是使用過熱水蒸氣,顯然機器本身必須要加熱後產生足夠的水蒸氣來料理食物,因此網友普遍反應料理時間太長,有網友說雞肉料理要25分鐘、蒸肉需要30分鐘、蒸蔬菜約15分鐘,對我而言,使用微波爐無非就是求快,這種料理的新方式,顯然不適合我。
3. 功能重複:我家已經有個專業的大烤箱,平常也很少使用。所以水波爐三合一的烤箱功能,對我來說是多餘的。
雖然我喜歡嘗試新奇、科技的產品,不過經過幾番思考,最後還是忍痛排除水波爐。
既然只剩下微波的功能需求,我對微波爐的要求最主要就是加熱而已。在加熱的前提下,我希望:
1. 要有變頻功能:舊款微波爐常會遇到微波後食物外熱內冷的現象,變頻式可以控制輸出功率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而且也比較省電。
2. 微波室內空間要大:空間要大,代表一次可以同時微波多道料理,像是拜拜完,要馬上要熱很多菜出菜,對我家來說非常實用。
3. 最好有無轉盤設計:其實微波爐最早開始是沒有轉盤的,只是當時的科技限制,發現透過這樣的加熱方式,熱度很容易不均勻。後來就改用轉盤旋轉加熱,解決了加熱不均勻的問題。現在的無轉盤微波爐,透過增加導波口的設計,可以產生類似旋風烤箱的加熱效果,因此加熱可以更為均勻。無轉盤的設計在使用上可以爭取更多空間,清潔更為便利,不過價格通常也比較貴。
微波爐的款式真的百百款,多到眼花撩亂,最後我選擇了Panasonic ST-557,
他只有滿足變頻跟大空間(27公升)的要求,但卻不是無轉盤設計,因為剛好有特價:p
不過想想也還好,因為空間已經27公升大了,也不差那多一點點的空間了, 多個無轉盤設計要多一千多元,還是省下來比較好。
希望這台可以陪我們度過更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