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測得我家的甲醛逸散量在客餐廳、房間、及櫃內,分別是0.09、0.17、0.24ppm。除了客餐廳以外,其他都不合標準。
合理的解釋就是房間木作櫃子太多,所以甲醛含量超標。
其實當初施工期間就已經花了不少錢,在房間木地板下鋪滿了備長炭。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吸附異味,另一方面也可以調節濕度。
每個木作櫃內也都放了一至兩根的備長炭。不過顯然效果還是有限。
網路上不少人推薦光觸媒可以有效分解甲醛,有關光觸媒的作用原理,有興趣者可以參考這裡。沒多久,我家就多了這玩意,奈米光觸媒催化液。
看看背面說明,光觸媒的二氧化鈦含量是3%。
雖然是一公升裝,但是我光是噴天花板跟部分櫃子就一下子噴光光。
主要原因在於我到太原路買到的這種噴罐不太好用,無法很均勻將光觸媒噴在想要的物體表面上。
於是我又找到改良版,將光觸媒直接裝在噴罐裡頭,使用時就像噴殺蟲劑一樣,簡單又方便。
重點是光觸媒是10%喔!
黑色的是10%的濃度,買四罐送一罐白色(3%的濃度)。
接下來比較頭痛了,因為已經很清楚知道木作櫃子跟抽屜是甲醛逸散的元兇,當然就是施工的重點。
只是我們早已入厝,所有櫃子跟抽屜早就塞得滿滿了,為了要跟甲醛大作戰,只好把櫃子內的衣物跟抽屜裡的東西通通搬出來,這真是件辛苦的事情啊!相信我,你不會想要再來一次。
不是開玩笑,真的每個櫃子都清空來噴。這下子才知道我們家的東西怎麼這麼多啊!
剛好肥肥安本來就安排好裝修完成後要帶小朋友去花蓮玩三天,所以正好趁出遊期間讓光觸媒好好跟甲醛搏鬥一下。出發去花蓮前,我趕緊進行最後噴灑光觸媒的施工,然後把窗戶打開、窗簾全部拉開、房門全部打開,讓家裡徹底通風三天。
時間過得很快,三天後,我們回家了。
以前回到家都覺得很乾淨舒服,這次回到家才想起我之前幹的好事,家裡清空櫃子抽屜後的東西堆的地上桌上滿坑滿谷,看了真的很頭大。而且因為開窗三天,家裡桌面、地板都是一層灰,只好慢慢打掃囉。
關上窗戶,一個小時後,趕快來測一下室內甲醛濃度,什麼?居然變成0.00ppm了!!!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房間的成果呢?
書房是0.01ppm,請注意書房背景窗戶是關的、櫃子是打開的、桌上堆滿了東西。
哥哥房間是0.05ppm,比起原本的0.17ppm好了很多,背景也是櫃子抽屜全部打開喔!
弟弟房間是0.03ppm。
主臥是0.00ppm,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覺得光觸媒太好用了,趕快去買~~~~
但,請等一下!!!
我必須告訴大家這可能只是表象, 我不能告訴各位上面數據的變化一定代表光觸媒有效,因為實驗的變因並沒有完全控制,也就是說,我雖然噴了光觸媒,但是同時間也打開窗戶,我無法肯定告訴各位甲醛逸散量降低是因為光觸媒真的有效?還是通風對流的效果?也可能是兩者加成的結果。
於是,繼續緊閉窗戶,第二天晚上回家再測
結果客餐廳的甲醛逸散量變成0.07ppm
哥哥房間部分變成0.08ppm
弟弟房間也是0.08ppm
書房變成0.07ppm
目前看起來的數據還算可以,但因為甲醛測試儀已經還給人家了,無法進一步作連續數天的測試,這部分改天又借到機器時,再來作比較詳盡的分析。
不過目前這個結果告訴我們什麼?
我的結論是,裝潢後打開通風比噴光觸媒來得有效許多.......
為什麼?我的判斷是:
1. 因為只有一天時間的差異,我並沒有擦拭噴了光觸媒的表面,以客餐廳的空間來說,白天光線一樣可以照射進來(因為我家窗簾送洗啦!),尤其我家是東西向的房子,三面有窗,光觸媒可以盡情的繼續進行光反應,唯一的差別就是窗戶全部關起來了,無法通風,不過光是一天的時間甲醛逸散量卻有明顯增加。
2. 光觸媒可能只能分解板材表面所逸散的甲醛量,但是就算分解了接觸的表面,甲醛逸散並不會停止,還是會繼續逸散出來,所以光觸媒並不是解決甲醛的治本方法,充其量就是治標而已,除非你要反覆施作數次,才能有效降低建材的甲醛含量。因此,如果是剛裝潢完畢還沒入厝的,那想噴就趕快多噴幾次吧!等搬進去要再處理就真的很難了。
3. 甲醛的逸散從建材一製作完成、黏著劑一用上、油漆一塗上,就開始發生了,而且是持續性的逸散。初期逸散量最高,然後隨著時間遞減。根據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D5116-97 ,室內建材中所含之有機物質於小型環境控制箱內的主要逸散情形主要是根據其質量轉換過程;而質量轉換過程由三個基本逸散機制所控制:(1)建材表面蒸散至其上方空氣之蒸發之質量傳遞(2)被建材吸附的有機物質之脫附作用(3)建材內部的擴散作用。(摘自"林君穎,環境因子對室內建材VOCs及Formaldehyde逸散率之影響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白話一點講,結論就是:
(1)甲醛逸散速率會與建材表面及其周圍空氣之濃度差成正比
(2)當溫度越高,建材之有機化合物滯留時間越短,則脫附時間越快
(3)建材的年齡會影響排放速率,且隨著時間的改變排放速率會大幅度的下降
(4)環境因素也會造成逸散速率的改變,主要影響的因素有:環境的溫度、濕度、換氣率、樣品負荷率等,也就是說,溫度愈高、濕度愈高、換氣率愈大,甲醛逸散的速度就愈快。
什麼是換氣率?換氣率定義為在每小時內進入室內環境的戶外空氣體積除以室內空間體積。當換氣率越大,則室內的空氣稀釋次數越多,則室內污染物的濃度越低。
另外摘錄幾個數據供參考:
(a) Godish 及Rouch 利用小型環控箱研究室內環境條件對於甲醛逸散速率影響,結果顯示當室內溫度增加5-6℃,會導致甲醛逸散速率增加100% (Godishand, Rouch, 1986)。
(b) 溼度增加30~70%,則會導致甲醛逸散速率增加40%(Godishand, Rouch, 1986)。
(c) Virgil 於1985 年針對一棟辦公大樓偵測甲醛濃度,結果發現夏天的甲醛濃度值為冬天的2 倍(Virgil,1985),Matthews更在研究中發現,夏天(溫度32℃、相對濕度80%)之甲醛濃度值為冬天(溫度18℃、相對濕度20%)的8 倍(Matthews,1986)。
(以上資料同樣摘自"林君穎,環境因子對室內建材VOCs及Formaldehyde逸散率之影響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4. 承第3點,溫度、濕度、換氣率是決定甲醛逸散速度的關鍵,所以,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來增加換氣率,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尤其現在是炎熱的夏天,臺灣又是海島氣候,年平均濕度都在75%RH以上,現在正是暑假,把窗戶打開,對降低甲醛濃度而言,比噴什麼都有效啦!
5. 我沒有否定光觸媒的功效喔!理論上當甲醛結合二氧化鈦後,經過光反應後會分解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光觸媒可以發揮消除臭味、降低建材表面甲醛濃度的速效,但我家的實驗結果顯然並不是長效,這也許與我非專業的施工方式有關,很可惜,我沒有這方面的預算請專業除醛公司來家裡施作。
6. 當然啦!除甲醛還有其他方法,例如放活性炭(我家已經有放了備長炭)、養幾盆有淨化空氣功能的植物(我家也種了一些)、買號稱可以除甲醛的高檔空氣清靜機(我家也有大金空氣清靜機,下次再來專文介紹)等,有興趣的格友可以參考其他網友的文章:sky的裝潢一二事 甲醛大作戰告一段落。
最後,根據我參考相關研究文獻的理論以及親身實驗的實務經驗,還是要推薦大家通風是最佳的除醛方法。作法就是
1. 先開窗
2. 開窗時把抽屜、櫃子也打開
3. 空間大的話可以加個電風扇加強空氣對流
4. 夏天開窗比冬天開窗好、白天開窗比晚上開窗好
5. 現在就開窗